对于旅游社来说,“收报名 + 收资料”是再日常不过的工作,无论是长线团、定制团,还是景区联动活动、研学营、老年团、政企单位团建……只要涉及参团组织,基本都绕不开两件事:
- 收集意向报名、确认名单
- 收集参团资料,如身份证、签证页、健康证明、出行意愿调查、家属联系人等
过去,这件事依靠微信群、Excel 表、人工逐个沟通完成,但当人数一多、行程安排紧凑、参团人年龄层复杂,原本看似简单的操作,往往变得冗长、混乱、高出错。于是,很多旅游社开始思考一个问题:有没有不开发 App、也不用单独部署系统的方法,能更简单地收报名和资料?
本文将结合行业实践,从信息收集的目标、使用需求出发,探讨几种常见的工具选择方案,并以二维码方案为例说明实际操作逻辑。希望能为从事旅游接待、渠道代理、产品运营的一线人员提供可落地、能高效执行的参考。
一、旅游报名信息收集到底在“收”什么?
表面上看只是收一个“我来不来”,但真正落到执行上,报名系统承担的是整个前期沟通和信息确认的关键功能。常见收集内容包括:
- 基本身份信息:姓名、电话、身份证号、出生日期
- 紧急联系人信息:联系人姓名、电话、关系
- 出行需求或偏好:上车地点、住宿选择、是否拼房、特殊饮食要求
- 证件或照片上传:身份证、签证页、签署协议
- 费用状态与支付凭证:是否已缴费、付款截图
- 报名后的分组 / 分车安排信息:批次编号、车次选择、集合地点确认等
不同类型的团,对信息收集方式的要求也不同。例如:
- 亲子研学团:往往要收孩子和家长两人的资料,表单设计需要能成对填写
- 老年团:需关注健康状况、用药说明,有无家属陪同
- 海外长线团:材料多,证件页上传格式要明确,且需较强的数据管理能力
因此,“一份表搞定”的幻想基本不存在。更现实的做法是,构建能灵活配置的收集通道,并具备一定的信息验证、上传引导能力,才是旅游社高效收集报名资料的关键。
二、常见工具对比:到底用什么收信息更合适?
目前中小型旅游社最常用的报名与资料收集工具,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:
1. 微信群 + Excel + 人工整理
这是最传统、但目前仍有大量旅游社在使用的方式。通过微信群发通知,报名者将信息私聊发给领队,后续由运营人员手动填入 Excel 或打印成纸质档案。
- 优点:零门槛、灵活处理复杂沟通
- 缺点:容易遗漏、格式混乱、手动整理极耗时,尤其在同时操作多个团期时极易出错
- 适用场景:人数少、需求简单的情况,例如朋友拼团、小型团建。但不适合处理批量报名、异地代理渠道、资料齐备率要求高的团组。
2. 小程序或第三方报名系统
部分旅游社会使用票务系统或第三方小程序工具(如微旅通、旅划算等)来收报名。这些工具可提供报名表单、订单支付、信息上传等功能。
- 优点:功能丰富、流程一体化
- 缺点:依赖平台绑定,对外代理不易推广;若涉及定制开发则成本较高;灵活度受限
- 适用场景:适用于有一定技术资源或已有私域平台生态的中型旅游机构,但对小型地接社、临时接待需求、散客拉新场景适配性不高。
3. 二维码信息收集表单(如草料二维码)
近年来,二维码成为旅游社收信息的一种轻量工具。使用平台如草料二维码,可以生成一个带有表单的二维码页面,游客扫码即可在线填写资料、上传证件照片。后台可实时查看数据、导出表格文件。
- 优点:
- 快速搭建:提供现成模板,无需开发,创建表单只需 10 分钟
- 通道统一:一个二维码即可传播至海报、微信、朋友圈、现场页
- 表单灵活:可按需自定义,支持照片上传、选项选择、分组逻辑
- 高效收集:草料提供了 OCR 识别功能,上传照片,系统能自动识别、填入信息
- 数据集中:后台统一管理、实时更新可导出
- 缺点:仅适合信息收集场景,无法进行订单支付、合同签署等流程
- 适用场景:适合大多数旅游社的“中前期”使用阶段,如收集意向名单、核对资料、整理客人清单。尤其适合不希望部署系统、又有大量代理或临时活动的场景。

三、基于二维码的收集方案是怎么运作的?
具体操作上,以草料二维码为例,搭建一个“报名资料收集页”通常只需三个步骤:
第一步:设计信息结构
创建表单,可以直接使用模板,也可以从空白自定义新建,选择你需要的字段类型。例如:
- 输入框:姓名、电话、身份证
- 下拉单选 / 多选:住宿类型、上车地点、是否拼房
- 上传图片:身份证正反面、付款截图
- 时间选择:出发时间、集合时间偏好
- 文本说明:备注、过敏史等

第二步:生成二维码
创建完成后,系统自动生成二维码,可以印刷海报、发送到微信群、朋友圈、公众号等渠道,也可嵌入其他报名页面。
第三步:收集、导出、管理数据
后台可实时查看每一份填写记录,数据支持导出为 Excel 表格,用于后续行程安排、名单对接、签约等工作。
四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?
旅游社选择二维码作为信息收集工具的核心,不是“赶时髦”,而是落在三个实际操作痛点上:
- 信息填写标准化
以前用 Excel 或微信私聊,格式不统一,收上来后还得一一整理。二维码表单可以预设字段结构,减少手动整理、提升数据整合效率。 - 跨渠道统一入口
一个二维码可用于多种渠道(微信群、朋友圈、宣传页、代理),避免“哪个群填的?哪个报名口?哪个批次?”这种重复追问。 - 提升客户填写体验
相比复杂的小程序或账号登录系统,二维码扫码即填,配合图片上传、AI 识别,填写流程直观、减少操作负担,特别适合老年人、小孩家长等非高频互联网用户。
五、使用建议与注意事项
虽然二维码方案足够轻量,但要想真正落地高效,还需注意以下几点:
- 提前规划字段逻辑
字段太多,用户填写体验会大幅下降;字段太少,后续又要补资料。建议提前设计填写路径,避免信息冗余或关键缺失。 - 命名和分组,方便后续筛选与归档
随着团期增多、渠道多元、报名批次频繁,信息容易混在一起、难以追溯。建议在搭建二维码或表单时,明确命名规范(如“2025 暑期西北亲子团 - 第 1 批”)。这样在后台查看或导出时,可以快速定位到对应团期或渠道的数据,避免遗漏、重复整理。
六、结语
旅游行业的信息收集工作,不在于工具多高端,而在于是否适配场景、方便一线执行、能确保数据闭环。二维码表单的方式,本质上是一种“低门槛、高兼容”的解决路径。
它不求替代订单系统、不求解决支付流程,而是专注于旅游社最容易混乱的一环——信息收集。从报名意向、资料收集,到代理渠道信息归集、线下问卷替代,二维码工具已经在不少旅游机构中被日常化使用。
无需开发、不依赖平台、不设技术门槛,灵活配置、能快速上线、适合大多数普通运营人员直接操作,这类工具的价值,恰恰体现在“低成本完成高频刚需”这件事上。
对于想要逐步数字化管理流程的中小旅游机构来说,这或许是最值得尝试的第一步。
讨论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