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志达 2025-08-01 浏览 2952
2023年11月1日,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并实施了《HJ1314—2023 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·信息采集与交换》。作为一项面向排污口监督的技术性规范,该指南明确了信息采集、管理与数据互通的具体要求,标志着我国在“信息公开”与“监管闭环”之间的工作逻辑,进入了精细化与标准化的新阶段。
这场变化的核心,并非只是让公示牌挂得更显眼,而是要建立一套从现场采集到数据归集、从信息展示到公众监督的完整信息链条。过去强调“有没有牌子”,现在则更关注“公示内容是否规范”“信息是否能及时更新”“是否支持公众扫码监督”。
对许多基层环保单位和第三方执行机构而言,这不仅意味着更高的管理要求,也提出了新的技术挑战。
在《HJ1314—2023》正式发布前,排污口的信息公示早已有一定基础。一些地方自发设置了标识牌,标注排放口名称、责任单位等基础信息,从形式上完成了“信息公开”任务。
但如果站在监管体系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些做法,传统方式普遍存在以下问题:
归根结底,传统模式属于“静态公示”,而《HJ1314—2023》所推动的,是一个“动态监管、数据联通”的机制建设。要实现这一转变,必须借助数字化工具加以支撑。
相比于传统的物理标识牌,二维码本身就具备了结构化、动态化、交互性的天然优势。当二维码成为公示信息的载体时,也就具备了以下几个能力:
在一众二维码工具中,草料二维码是目前在排污口公示场景中被频繁采用的方案之一。其原因在于,它不仅提供了符合《HJ1314—2023》规范要求的专用模板,还支持批量生成二维码、统一管理字段内容,并与政府端的数据管理逻辑天然契合。
草料二维码提供的“入河排污口公示”模板,满足《HJ1314—2023》中的各项字段要求,并具备操作简便、可批量使用的产品特性,适用于政府监管单位、排污企业、技术服务公司等执行主体。以下是实际操作流程:
使用前,先根据规范准备好每个排污口的信息,提前整理成Excel表,便于后续批量导入。
包括但不限于:
电脑端访问草料二维码官网,进入模板中心,选择“入河排污口公示”模板。该模板已经内置了相应字段,符合《HJ1314—2023》规范要求。
导入排污口台账信息Excel文件,系统会根据excel表里的每条记录生成一个独立二维码。生码完成后可一键下载二维码标签,用于现场张贴公示。
按照《关于印发排放口标志牌技术规格的通知》和《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(试行)》等规范要求,设置标志牌尺寸、材质、颜色、辅助标志内容和字型等,同时将排放口相应的二维码印制在标志牌上,确保标志牌信息准确、印刷清晰、安装规范。
二维码内容支持随时更新,不影响已张贴的二维码使用。后台支持统计扫描量数据、批量修改内容,以及随时导出所有二维码内容,固定形成排污口台账。
如遇水质目标调整、责任单位更新等情况,有权限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微信扫码直接在手机端修改内容,即可同步更新。
讨论区